AI翻译视频引发热议,技术可及性将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11-12 08:50:20

AI翻译视频引发热议,技术可及性将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

近日,“知名相声演员用英语表演”“TaylorSwift讲地道中文”等一批由人工智能(AI)翻译软件生成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。视频翻译流畅,足以“以假乱真”,刷新了人们对AI应用边界的认知。如何看待此类视频的走红?技术可及性将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“AI嘴替”又可能涉及哪些法律和伦理风险?

相声演员化身“英语母语者”,“还以为他真能说英文相声!”北京上班族王路(化名)看到某知名相声演员的表演视频被AI翻译成英文后“十分上头”。更令她感到震撼的是,这些AI合成视频声线拟真、语气自然,甚至口型都能做到“天衣无缝”。多名视频创作者透露,这项技术来自某款AI视频翻译平台。

用户只需提交满足要求的初始视频,支付一定订阅费用,即可实现十余种语言的“一键翻译”,呈现自然的克隆声音和真实的说话风格。基于此技术,一些网络博主尝试翻译自拍VLOG,或对明星的经典片段进行二次创作。视频创作者周天(化名)告诉记者,他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,“不仅省掉了琐碎的翻译过程,还能拟合原声、改变口型。”

技术下放,“尝鲜”AI有风险

“名人说外语”风靡之下,不少人表示看好AI技术在影片译制、文化交流、打破语言壁垒等方面进一步发力。一位提供AI视频翻译帮助服务的中介透露,相比发布“二创”明星素材,针对原创内容翻译出海的咨询近来有所升温。不仅是专业的内容生产者,从“AI歌手”,到可以生成数字分身的小程序,技术门槛的降低,让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可以轻松使用AI技术。

那么,如果想“尝鲜”使用AI视频翻译技术,哪些风险值得注意?多位律师表示,从法律层面来说,制作并发布AI翻译视频,可能侵害被模仿者的姓名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表演者权等。此外,对声音进行修改和替换,或提取被模仿者的敏感信息,也有相应法律风险。

法律人士同时指出,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翻译,未将翻译后的生成物公开传播的,一般可以认为是个人的合理使用。互联网上,一些视频弹幕表达了忧虑。“眼见不再为实”,AI视频翻译技术一旦被滥用,后果难以想象。

培育向上向善技术环境

事实上,此前单一维度的AI“换脸”“拟声”已带来一定风险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我国已经发布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与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等多项办法,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规范、义务主体与责任作出规定,强调技术开发、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。多位受访对象建议综合施策。专家提示,应强化对视频制作源头约束、建立平台审核机制,同时加强深度伪造检测技术研发,通过提取表征等技术方式识别真伪,防止AI滥用。

一些视频发布平台也在积极行动。如上线标识功能,要求创作者发布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时,应声明“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”,避免误导观众。

业内人士认为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将会有更多有创造力的AI应用案例涌现,社会也应营造向上向善的应用环境,让AI技术真正带来美好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9765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AI翻译 视频制作 语言壁垒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

相关快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