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榜官方账号
2023-09-10 02:26:49
国内大模型行业新成果迭出,大模型“应用战”大幕初启,AI大模型正走向百舸争流的应用创新密集期。
在过去一周中,国内人工智能热度持续攀升。蚂蚁集团和腾讯分别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,百度、百川和讯飞星火也相继宣布了开放他们的大模型平台,以及可免费商用的开源大模型。这些大模型不再只是前沿技术,而是变成了可知可感的产品和服务。
不久前,百度、百川等大模型通过备案面向大众开放。用户可以在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平台上直接进入官网,体验利用大模型完成制定月度工作计划、旅游规划、歌词创作、撰写招标书等功能。
麦肯锡中国区主席、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认为,“AI对全球经济的潜在收益将达到25万亿美元,是当前所有企业最重要的赛道之一,而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。”
新技术带来的产业机遇前景可期。在海外,年营收超2亿美元的AI绘画工具Midjourney、用户数超百万的AI编程工具GitHubCopilot等首批超级应用已然涌现。
AI大模型在中国的杀手级应用会出现在哪个领域?小冰公司CEO李迪认为,它可能会出现在移动互联网做得没有那么好的领域。
蚂蚁集团副总裁、基础大模型负责人徐鹏则提出,只有在擅长领域创造价值并经历一定积累后,才会出现所谓的爆款应用,因此应用生态应更加多样化、更加繁荣,才能反过来推动大模型发展。
作为关键资源的算力紧缺也被视为限制一些公司发展AI大模型的掣肘。李迪认为,算力稀缺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形成了良性的商业模式。如果消耗了很大算力让大模型跟人们聊天,却赚不到多少收益,那么相应的算力紧缺就会很突出。如果消耗算力换取的服务附加值足够高,就能形成良性循环。
他用小冰自身的案例来解释,国内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有60%的智能座舱里应用了“小冰”,但由于这些合作按调用次数收费,小冰方面根本无法靠收益收回研发成本。而在其与全球流媒体巨头奈飞合作的AIGC动画片《犬与少年》中,仅3分钟的短片就为公司获得了15万美元的回报。李迪说:“通过获取高附加值的方式消除成本问题,比期待算力成本下降更加有效。”
类似数据泄露的案例频频出现,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I模型安全隐私保护的质疑。对于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新安全隐患,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提出,利用对齐技术为大模型设好紧箍咒,使其符合设计者的利益和预期,不会产生意外的有害后果。他说,“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孙悟空,‘对齐’就是唐僧的紧箍咒。有了紧箍咒,就可以保证技术不会任意使用能力胡作非为。”
然而,对齐技术同样面临挑战。首先,人类的价值观本身就是多元且动态变化的,其次,大模型的“有用性”与“无害性”两者之间的目标可能不完全一致。因此,对齐技术不仅考验技术,也审视文化。
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提醒,大模型仍需在长短期记忆、长文本处理、复杂指令理解、约束规划等认知能力方面继续提升,通用大模型的行业优化之路才刚刚开始。
相关工具
相关文章
相关快讯
推荐
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,像呼吸一样简单!
2025-02-19 16:12
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?其实早成了“路边摊生意”!
2025-02-19 10:15
Flux爆火,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!
2025-02-18 14:19
用AI如何创作音乐,实战教学来啦!
2025-02-17 17:23
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,从零开始画哪吒!
2025-02-17 14:56
AI应用新境界: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
2025-02-14 15:45
AI短片革命:当创作遇上智能,人人都能成为导演
2025-02-14 14:53
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: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?
2025-02-13 16:53
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,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!
2025-02-13 15:11
深度解析DeepSeek: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
2025-02-12 17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