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钉:帮助千行百业摆渡到人工智能的新世界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08-24 22:05:22

钉钉:帮助千行百业摆渡到人工智能的新世界

钉钉是一个基于企业组织的平台,通过AI大模型的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,将AI应用落地,实现生产力的飞跃。本文介绍了钉钉在AI办公领域的布局,探讨了AI落地的核心逻辑和钉钉的优势所在。

2021年,一家叫JasperAI的初创企业在美国成立,它只做了一件事:通过手里掌握的GPT-3测试账号,帮助客户用AI大模型自动生成营销文案。然后它一年就把总营收做到了4000万美元,18个月成了硅谷炙手可热的AIGC独角兽(2022年10月估值15亿美元)。JasperAI的创始人叫DaveRogenmoser,是著名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的俱乐部成员,而YC的前任CEO就是OpenAI的创始人阿尔特曼。戴夫得到的是GPT-3最早期的内测资格之一,那个时代的GPT-3还不能“Chat”,易用性很差,需要非常高精度的提示词才能生成质量过关的文案,戴夫拿到账号后将GPT-3包装成了一个十分简单易用的MVP(最小可行性产品),通过邮件发给了他在营销行业的10个老客户,转天收到邮件反馈:“我仿佛看见了上帝!”“上帝”是大模型GPT-3,戴夫与他的JasperAI只是建起了一座桥梁,把“上帝”呈现在了普通人的面前。这就是AI时代应用层创业公司的根本逻辑:帮助广大的普通用户降低使用AI的门槛,在不懂技术的普通人和大模型之间搭建桥梁,让AI能够更好地落入产业应用,帮助普通人提升工作效率,实现生产力的飞跃。你们今天能看到的用AI大模型赚钱的,没人能跳出这个逻辑。

钉钉面临的问题和office存在很多相似之处。几年前我和钉钉的员工聊过,他们自己也承认的一点是:由于不断地适配各个用户的定制化需求,导致钉钉的功能实在是太多了。虽然越来越全能,但也确实越来越臃肿,功能选项的复杂度从汽车仪表盘,进化到高铁仪表盘,然后一路奔向飞机仪表盘,易用性下降得十分明显,学习成本则变得越来越高,用户体验越来越繁琐。这是一个大型办公平台的必经之路,很长时间里钉钉都在试图平衡千行百业千奇百怪的功能需求,和软件的易用性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。而大模型的出现,成为了钉钉重塑产品的一个契机。数字员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,以前你想找个招聘辅助系统要在功能模块里搜索,可能还能搜索出来几十个同类应用或者插件程序,然后一个一个试,看这些程序是不是能够完全符合你的要求,如果不能你甚至可能需要自己开发一个。但现在在大模型的帮助下,逻辑从找匹配的应用,可以转变为直接找你通讯录里的“数字员工”,或者调用基于AIPaaS原生的智能化应用及场景方案,用人话跟她提需求就能达成目的,这就是AIPaaS开放给生态和用户之后的实现的效果,也就是所谓的“通过大模型帮助生态把产品重做一遍”。

钉钉是基于企业组织的平台,有非常成熟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,天然可以做到组织内外的信息隔离,可以更好的保证AI落地过程中很多人担心的信息安全问题。ChatGPT席卷全球的过程中,业界最实际也最严重的质疑和担心,就来源于数据安全。而钉钉这类工具的底层逻辑就是建立在公司和组织层面上的。它不像office是基于产品连通的逻辑,也不像微信这些聊天工具强调个体属性,而是本身就为了构建企业内部的数据生态而生的,自然也能很好地将企业内部的生态和外部进行安全隔离。

钉钉试图做的是一个智能化的底座,它提供的是底层的架构和AI大模型的能力,而在这个底座上成长出来的个性化AI助理,则几乎可以说是企业自己训练出来的数字员工了。每个企业用不同的数据和维度,喂出来的将是不同的专属AGI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从某种程度上讲,钉钉在做的是帮助千行百业没有直接进行AI大模型开发和训练能力的企业,骑到AI背上去。他们试图做旧时代与新时代之间的船,把中国5200万中小微企业摆渡到人工智能的新世界去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0326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钉钉 人工智能 AI办公 大模型 企业升级 数字员工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