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榜官方账号
2017-11-22 14:34:45
大家都非常关心最新的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知识,或者这些新诞生的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。但是,似乎很少有人花心思关心科学史。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线下场场爆满的科学史课搬到线上后,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生动又颇具大片感的课程。究竟科学的历史中,有哪些值得吐槽但具有学习意义的事件呢?
01
破除误解死磕“科学”与“科技”二词
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这句话没毛病。但是,在中国人的思维里,科学和技术似乎是同一个概念,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读。中国古代有数千年的发达的技术传统,但是,传统文化里却没有科学这个东西,我们对知识的态度倾向于实用主义,经常把知识看做是一种工具,这就导致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技术层面,也就是实际的效用问题上。
尤其是在我们国家处于落后期的时候,认为技术是西方强大的法宝。最终人们才意识到,技术是必须的,但是只有技术是不够的,必须要学习技术背后的科学。所以,所谓纯粹的科学,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它并没有非常确定的地位。因此,在当代高速发展的中国,我们非常有必要经常思考究竟科学和技术的含义,到底是什么。
02
有专家没巨匠起源于一个鄙视链
国内的朋友们非常热衷于追逐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,在很多诺贝尔奖项揭晓后,国内的各种传播形式会蜂拥而至,但我们国家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可以获得此类奖项。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专家却很少有巨匠出现呢?
从19世纪开始,西方的科学正式进入了分科化的阶段。日本人意识到西洋学问的分科特征以及“术业有专攻”可以使学问做得很精,所以日本人用科学这两个字翻译了science。近代中国,我们将很多西学术语从日本引进,比如哲学、科学、社会、政治、经济干部、群众等词汇。
科学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理解中,就是分科之学。但是不久之后出现了问题:知识的破碎化导致了文化的分裂。20世纪初的时候,西方文明开始意识到这种分科的害处。于是,西方的大学教育里面开始强调通识教育,不要过早的分科,这正好又和中国儒家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。
我们一直很重视的分科教育,学了文就不学理;学了理就不学文,对其他的学科不甚了解,因此看问题就很难拥有全面的视角,有人说这恰好也是我们拥有很多专家,但很少产生巨匠的原因之一。
03
先让“人文”附体才能认识科学
科学和人文,从一开始就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。在19世纪以前,科学仅仅是技术的推手,负责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。科学的出现和发展,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,而人文在历史中扮演着一个更加基础的角色。
因此,我们谈论科学史的时候,也要谈论它出现的意义,或者说去思考人类系统中,科学的含义、科学的发展和意义。科学与人文的相辅相成,是人文结构得以发展的基础。要彻底理解科学,我们就要理解:让科学出现的、相应的人文结构是什么,要以人文的眼光来看到我们身边的科学,经常会看到以往看不到的本质和意义。
学习者感言:
听过吴教授的课程,日后再遇到患有“直男(女)癌”的人,千万不要再让学理工的同学背锅了。文理不分家的概念应当尽早植入头脑,虽然搞技术和做人文的人在思维上有所差异,但最终,他们将是未来世界通力合作的主力军,彼此借力并超越自我。
严谨与缜密的逻辑思考必然让我们透彻和深入的理解所学之物。吴教授的课程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,但细细品评后就会发现,那些我们陷入的误区和模糊的概念,在日常生活中错误的引导了寻找真理方向,导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。
人文与科学的结合,本身就是回归通识教育的基础,这种思维的建立,有助于我们下一步更好的以全新的视角接受新知。
相关工具
相关文章
推荐
中国首款3A游戏上线,《黑神话:悟空》出圈!
2024-08-21 13:46
盘点15款AI配音工具,短视频配音有救了!
2024-08-12 17:11
短视频文案没创意?10大AI写作工具来帮你!
2024-08-05 16:23
Midjourney发布V6.1版本,我已分不清AI和现实了!
2024-08-01 15:03
我发现了一款国产AI绘画神器,免费易上手!
2024-07-25 16:40
7位AI考生做今年高考题,能过一本线吗?
2024-07-19 17:17
世界上第一所AI学校来了,80亿人只需要1位老师?
2024-07-18 17:12
Sora首部AI广告片上线,广告从业者危险了!
2024-06-27 13:44
OpenAI与中国说拜拜,国产AI如何接棒?
2024-06-26 15:18
人与AI会产生爱情吗,专家发话了!
2024-06-17 17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