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榜官方账号
2018-08-23 09:45:49
来源:百家号
作者:娱乐独角兽
今日据垂直媒体“IPO早知道”,喜马拉雅FM已经完成VIE架构搭建,并已完成新一轮4.6亿美元融资,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、腾讯、泛大西洋投资、华泰证券、高盛和新天域,投后估值34亿美元,将于明年上半年赴美IPO。随后喜马拉雅回应:网上流传喜马拉雅融资信息与估值数据与实际不符,但具体信息还不方便透露。
这已经是短短几个月内喜马拉雅第五次传出IPO消息,但相较于前几次坚决的“不属实”否认,此次官方措辞值得玩味。今年5月,青岛城市传媒认购一家美元基金,有媒体报道该基金将投资计划港股上市的喜马拉雅,回应“暂时没有明确上市计划”。随后“有氧财经”报道喜马拉雅将港股上市,回应“完全不属实”,此后喜马拉雅投资人、证大集团创始人在中国新时代企业家论坛演讲上称其估值200亿,明年将A股上市,回应“不属实”,7月再次传出腾讯参与40亿元融资喜马拉雅,将港股上市,腾讯回应“不予置评”,喜马拉雅回应“不属实”。有分析认为其否认四连,根源在于创始人和股东之间的分歧,或是处于缄默期。
屡屡被上市的背后,说明已完成E轮融资、此前估值约200亿的喜马拉雅已经到了准上市前夕的节点,喜马拉雅和蜻蜓FM谁能抢占“移动音频第一股”成为业界焦点,更传递出资本方的焦虑,整个市场对音频独角兽的渴望。
音频市场遍地开花,喜马拉雅的“独角兽”之路
据艾媒数据今年4月发布的《2017-2018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》,喜马拉雅FM以5.12%的渗透率、75.1%的知名度位列全行业第一。公开数据显示,其市场占有率为73%,激活用户4.7亿,以7552.9万的月活领先于第二名知乎5278.0万,第三名蜻蜓FM3296.2万。
事实上,喜马拉雅并不是第一个进入在线音频平台的玩家。2011年,蜻蜓FM上线;2013年,喜马拉雅、考拉FM、荔枝FM上线,但在过去几年里,音频平台们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变现手段,持续亏损贴钱做内容,经历了版权混战直到2016年知识付费兴起,而喜马拉雅抓住了这个风口。蜻蜓FM开始做知识付费比它晚了一年,两者成为了两大头部平台,而荔枝FM则一头扎向了语音直播社交的另一条赛道,考拉FM试图用车联网独辟蹊径。
以16年6月和马东合作上线付费音频教程《好好说话》为节点,喜马拉雅开始在知识付费领域一路狂奔,当日销售额突破500万,并借鉴电商促销模式造节,去年第二届知识付费节内容销售额达到1.96亿。“2016下半年,我们发现内容付费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流量广告、社群、硬件这三块的总和。”喜马拉雅FM副总裁张永昶说。
当时《罗辑思维》和《吴晓波频道》在优酷、爱奇艺同步播出,播放量和评论量却只达到了喜马拉雅的50%和25%,因此他作出一个判断:“音频是最佳的知识传播载体。”这似乎很有道理:随着移动网络进一步将人们的时间碎片化,在线音频使用场景偏向路上或是睡前,而更侧重视觉娱乐性的视频网站,和沉浸式体验的音频比起来,在知识输出上不占优势。
目前,喜马拉雅有包括吴晓波、龚琳娜、乐嘉等3000多位知识网红入驻,超过1万节付费课程涵盖有声书、外语、情感、音乐、商业等16个类目,6%的付费用户贡献了50%的营收,与分答、得到、知乎、并列知识付费四大巨头。
相对于竞品蜻蜓FM更强调PGC、人文特色,荔枝FM在降低门槛、人人都能主播的UGC道路上走得更远,喜马拉雅走的是内容多而全、UGC+PGC+OGC的大众路线,构建了完整的音频生态圈,在上游引入大量独家版权,完整孵化系统,保证音频内容持续输出,在中游以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推荐,构建完整的音频生态圈,在下游以硬件“小雅”智能音箱和“喜马拉雅inside”开放平台,2000家品牌接入其声音内容。
“耳朵经济”成为风口之后,此前融资困难不被看好的在线音频行业频频获得资本青睐:此前荔枝FM获得合鲸资本D轮5000万美元融资,蜻蜓FM获来自BAT等方面10亿元融资。而占据行业独角兽地位的喜马拉雅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。有相关人士认为喜马拉雅足可对标“有声领域的BAT”,虽然相差数个量级,但是以其用户粘度、月活而论,发展前景十分看好。根据相关数据估算,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大致在235亿左右,而音频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一千亿元。
而BAT的身影也并未在移动音频行业中缺席。腾讯旗下阅文集团、百度车联网、阿里YunOS已先后与喜马拉雅FM达成深度合作,三者诉求点各有不同:百度侧重于这位合作伙伴基于场景化思维的分发能力,拥有企鹅FM的腾讯重在其与阅文集团协同挖掘原创IP价值,阿里更多重在内容提供本身。如若最终腾讯融资喜马拉雅的传言被证实,音频市场的格局、分发渠道又将有大变动。
风口下的焦虑:变现、维权、知识付费退潮
让BAT心有戚戚的是,尽管公认前景远大,数据亮眼,但音频平台同视频平台一样处于烧钱不盈利的境地。而两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或许也有相似之处:高企的版权费用、内容同质化、头部内容有限、腰部和尾部内容未能有效发挥潜力、转化率偏低等等。当然,相比财大气粗的BAT每年上百亿的版权费烧钱,音频平台的版权支出只是小儿科。单一热门IP授权费用为10万到50万左右,有利于拉新形成内容壁垒的独家授权费用更高。
“耳朵经济”成为风口之后,此前融资困难不被看好的在线音频行业频频获得资本青睐:此前荔枝FM获得合鲸资本D轮5000万美元融资,蜻蜓FM获来自BAT等方面10亿元融资。而占据行业独角兽地位的喜马拉雅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。有相关人士认为喜马拉雅足可对标“有声领域的BAT”,虽然相差数个量级,但是以其用户粘度、月活而论,发展前景十分看好。根据相关数据估算,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大致在235亿左右,而音频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一千亿元。
而BAT的身影也并未在移动音频行业中缺席。腾讯旗下阅文集团、百度车联网、阿里YunOS已先后与喜马拉雅FM达成深度合作,三者诉求点各有不同:百度侧重于这位合作伙伴基于场景化思维的分发能力,拥有企鹅FM的腾讯重在其与阅文集团协同挖掘原创IP价值,阿里更多重在内容提供本身。如若最终腾讯融资喜马拉雅的传言被证实,音频市场的格局、分发渠道又将有大变动。
风口下的焦虑:变现、维权、知识付费退潮
让BAT心有戚戚的是,尽管公认前景远大,数据亮眼,但音频平台同视频平台一样处于烧钱不盈利的境地。而两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或许也有相似之处:高企的版权费用、内容同质化、头部内容有限、腰部和尾部内容未能有效发挥潜力、转化率偏低等等。当然,相比财大气粗的BAT每年上百亿的版权费烧钱,音频平台的版权支出只是小儿科。单一热门IP授权费用为10万到50万左右,有利于拉新形成内容壁垒的独家授权费用更高。
相关工具
相关文章
推荐
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,像呼吸一样简单!
2025-02-19 16:12
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?其实早成了“路边摊生意”!
2025-02-19 10:15
Flux爆火,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!
2025-02-18 14:19
用AI如何创作音乐,实战教学来啦!
2025-02-17 17:23
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,从零开始画哪吒!
2025-02-17 14:56
AI应用新境界: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
2025-02-14 15:45
AI短片革命:当创作遇上智能,人人都能成为导演
2025-02-14 14:53
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: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?
2025-02-13 16:53
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,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!
2025-02-13 15:11
深度解析DeepSeek: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
2025-02-12 17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