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付费面临供给量问题:知乎在精品与大众十字路口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18-07-30 10:53:59

来源:中国经营报

一位接近知乎内部的人士高翰(化名)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:“广告早就被业界认为不是那么性感的收入模型了。”

本报记者了解到,广告业务虽然当前仍是知乎商业化变现重头,但知乎现已显露出打造相对标准化的知识付费业务体系的野心。

据本报记者梳理:2016年,知乎推出Live(互动分享会)和书店(电子书)。

2017年,知乎走向知识淘宝(或称知识天猫)之路。该年5月,推出“知识市场”入口。通过该入口,可找到Live、书店、付费咨询(线上语音解答)这三类付费购买的产品。同年11月,知乎上线类似专栏的“私教课”。

2018年,知乎将“知识市场”改为“知乎大学”,本报记者注意到,通过“知乎大学”入口,可进入“课堂”与“读书会”两个分类。“课堂”涉及职场成长、心理情感、培训考试等9类课程,产品形式主要是Live与私家课;“读书会”涉及与人文艺术、商学院、职场成长等7类有关的音频、电子书等付费产品。此外,知乎上线了会员制,价格为348元/年,购买后可看各类产品。

试图体系化

曾任知乎战略顾问的方军认为,知乎此次将自身的知识服务业务从“知识市场”重命名为“知乎大学”,是一次既小也大的尝试。

方军表示,知乎把自身的知识服务业务曾视为一个“市场”,或用类比的说法是想做“知识天猫”,连接知识生产者与知识消费者。现在,它改名为“知乎大学”,则意味着在调整自身定位,试图提供更体系化的知识。

在谈及知乎此前定位时,特许金融分析师、风险投资人,同时也是知乎大V的褚自航认为,作为内容社区,知乎做知识付费具备可行性。他表示,知乎曾近似知识淘宝的定位有些宏伟,因为知识的非标性很强,恐难执行。他对记者提到,曾被寄予期待的知乎的Live实际很依赖知乎官方资源进行推动。

褚自航肯定了另一款知识付费产品“得到”(知识服务平台)的精品课模式。“得到”以标准化的音频形式输出知识,不需要互动,尽管SKU少,但较为高效。

在高翰看来,当前,知乎是在正确的路上。

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。

喜马拉雅FM内容合作方——他山石智库的工作人员贺嘉玚向本报记者提到一个知识付费金字塔:塔顶提供量身定做式的一对一咨询服务;第二层是做深度学习的传统教育;第三层是提供轻付费的碎片化知识;塔底是提供娱乐性、趣味性的免费内容。

知乎、喜马拉雅FM、“得到”这类互联网产品做的是第三层。

贺嘉玚提到,知识付费模式得以成型的原因之一是通过社群运营等方式,能够提供给用户获得感、陪伴感。

启明创投曾投资了知乎和“得到”两个平台。其创始合伙人黄佩华此前对本报记者提到:“知识付费不像教育行业,更偏出版和媒体属性,重在传播快速变化的碎片化、多元化知识。看个人的选择,跟商学院比,内容付费产品更轻,不过比较适合白领,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。”

知乎的核心基础是问答社区,曾有过不少精彩回答。广告变现方式之外,有利用自身内容优势变现的基础。

在高翰看来,知乎目前只剩通过提供知识服务的方式来变现。

本报记者此前在《“变味”的知乎:商业化之手强插广告》一文中详细报道了知乎广告业务如何运作,据了解,知乎已经搭建起广告体系,并专门为此成立商业化事业部,已被营销界视作一条传播渠道。

知乎内容变现的探索实际不晚,从2016年就已经起步,但是知识产品的特殊性,使得它无法像出让广告位这么简单。

在方军看来,在知识付费上,知乎与“得到”一样,是定位调整先于产品改革。如上述本报记者所梳理,知乎当前的主要产品形态仍是过去两年发展出的Live小讲、私家课、读书会、电子书等。

此外,高翰认为,知乎的社区属性与知识付费产品运作方式的冲突,导致了知乎的踌躇。

“相对而言,知乎的动作慢是因为社区的节奏,社区要靠养,而知识付费其实是生意,靠冲。”高翰表示。

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千帆显示,2017年12月,“得到”的活跃人数是195.9万人,全网渗透率为0.2%。知乎的月活为1297.4万人,全网渗透率为1.3%。喜马拉雅FM的活跃人数为4004.6万人,全网渗透率为4.1%。

精品内容产能不足

搭建出知识付费产品框架,关键问题在于供给满足需求。

黄佩华提到:“虽然(现有知识付费产品)目前在内容上不够广和深,但在国外已有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和Audible有声书的产品先例。而能否做到出版,要看能否吸引优秀的内容服务商到平台,接下来可能不需要线下的出版商,直接在线上出版。”

多种迹象显示,知乎正在走用户下沉之路。

世界杯期间,知乎请知名广告人设计广告,并由新生代演员进行代言,被视作“阳春白雪”的知乎想进行“接地气”般的尝试探索。

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今年5月知乎盐Club大会上承认:“知乎用户结构发生了大幅变化,大量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在知乎进行讨论、分享和交流。”周源表示,知乎注册用户已达1.6亿人,而在今年3月,这一数据是1.4亿人。

褚自航提到,垂直社区毕竟比较小众,估值要向上走,必须要大众化。

7月19日,有媒体报道称,知乎新一轮融资接近尾声,估值约20亿美元,比起2017年初完成D轮融资时的估值翻倍。知乎官方回复本报记者表示,其暂未从公司内部收到相关消息。有声音认为,知乎在2018年的商业动作不断,或为拉升估值。

褚自航提到,走向大众化,就会面临着两大问题,即社区水化(非专业的问答等)与头部内容生产者流失。

“这是小众社区到大众社区必然性,你会发现其实知乎上已经流失了很多人。”褚自航表示,现状是内容生产质量稍好的用户便会被各平台觊觎。褚自航本人就被今日头条、即刻、网易、虎嗅等平台发出过开号邀请。

“其实对我们来说,知乎就是给你一个渠道,它并没有太多价值,在上面碰撞不了太多内容了。因为在垂直社区里面,你还可能发现很多人跟你是有共同的经历或者共同的话语层次,但是一旦社区变成大众之后,可能就发生社区水化,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。”褚自航说。

据媒体消息,知乎为留住优秀回答者,或将推出“创作服务平台”,该平台将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内容数据分析、问题推荐、内容自荐、回答赞赏、自定义推广、品牌任务等权益。

“不管是做大学还是商场,关键都是要有足够多的内容供给。”高翰向记者指出。高翰认为,“知乎在努力,但是产能不够。”

“‘得到’主要做长尾曲线最头部,数量少,但都是最顶级的内容资源。知乎、喜马拉雅FM都是做更宽的头部,需要有更大的种类数量。”高翰解释道。

受过更广泛教育或对知识有渴求的群体,是知乎的目标定位人群,因此要做知识付费,需要更多的投入。不过暂时在精品内容的质量与数量上,其赶不上喜马拉雅FM。

高翰对记者透露,“它(知乎)钱不是问题,2017年年初那笔钱很多。不过,知乎团队不够勇猛、领导的投资不够有魄力。别人家都是拼杀出来的,试验过各种坎了。”

“社区的逻辑是慢养,而知识付费产品需要快速制作,快速上市售卖(做这块业务需要快速执行,维持一个有买有卖的节奏),所以彼此之间是冲突,转换没那么快。”高翰如是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273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知识付费 知乎 互联网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