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榜官方账号
2023-06-29 06:01:18
新年以来,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ChatGPT凭借对多领域问题的优秀理解和回答能力,引发了持续关注。
在音乐圈,也已经有音乐人基于ChatGPT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歌曲创作实践。刘柏辛用ChatGPT写了一首名为《伤心草莓》的歌曲。其过程是:音乐人输入指令,ChatGPT根据指令生成歌词,并提出了对于曲创作的建议。
我们关注的是,这势必引发一个新的问题——虽然在音乐行业还较少被讨论,但未来却会真实存在的行业命题——AI创作歌曲的版权问题。
在所有AI内容创作领域,“第一义”的问题往往都是:AI生成物到底算不是“作品”。简单来说,目前各界对此的讨论依然激烈,至今也未达成一致。
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:人工智能生成内容(AIGC)的模式下,人们对于作品的判断标准正在从关注作者转变到关注作品本身。一般的立论依据如下:
相较于常规的人为创作,人工智能写歌过程中涉及主体较多,至少包含:人工智能、其所有者及使用者。因此,在考虑版权归属时,把哪一个主体设置为歌曲作者是必须要明确的问题。
人工智能是作品的直接“创作者”,但其通过人的指令进行创作,所以作品形成的最初动力还是人。除此之外,人工智能是由人创造,所利用的数据是人的智力成果,其自身的理解模式等也都是由人设置。因此主流观点认为,人工智能本身,不能也没必要拥有作品版权。
相较于人工智能,所有者与使用者在歌曲版权归属的问题上有较大的争议。这点也不难理解。如果把作品版权给予后者(使用者),AI所有者的权益如何保护?按照此前的一些经验,或许可以给予平台一定的费用,所有者的利益已经得到保护,就没有必要再通过给予版权来进行重复保护。
不同于以往的歌曲创作,借助于庞大的数据库和先进的技术,未来人工智能写歌会出现“速度快、数量多”的特点。也许未来国内音乐平台一年上线的新歌不再只是几十万量级,而是几百万甚至更多。基于创作特点的不同,虽然AI作品在表达方式等方面会越来越接近人,但是二者的保护力度却不相同。
在整个内容创作领域,一般而言,对AI作品版权保护的范围和力度,相对会弱于对人类原创作品的力度。从学术层面而言,《Science》《Nature》等明确规定:ChatPGT等大模型不可以称为作者。因为“作者身份意味着要对作品负责。”而ChatGPT虽然有强大的语言创作能力,但其生成的内容不能完全保证正确性,甚至在一些专业领域出现错误概率会很高。
不过,音乐不是学术,在音乐创作的实践中,AI创作歌曲作品的版权保护力度到底如何,还有待实践论证。
从投入产出比来看,AI创作歌曲产量多、使用者投入精力少,且伴随着资料库的更新以及语言模式的升级,其生产过程中呈现边际成本递减的趋势。成本降低,AI作品的呈现却与人类作品越来越接近,作品的利润就会增加,版权使用者(这里指的是例如综艺节目、演出举办方)清权的代价就会相应提高。
所以,缩短AI创作歌曲的版权保护期限,或许可以更充分发挥作品的价值;另一方面,也可以保护音乐人创作歌曲的创造力。此外还有一点:AI创作歌曲也好,其他AIGC作品也罢,都依赖高水平科技,而发达国家对此往往拥有更多优势。如果将AIGC作品保护期限与人类作品保护期保持一致,可能会在地区之间造成更大的技术差距。
我们可以期待ChatGPT等先进技术,在丰富的信息数据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歌曲,同时新主体——人工智能——的参与也向现有的音乐版权法律法规发起挑战。
从法律的利益平衡理论来看,版权保护本质上是维持作品的创作和利用之间、著作权人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。因此,我们讨论AI创作歌曲的产权问题的过程,本质上也是在平衡各方的利益。但无论是为了保护版权人的权益还是维护音乐传播的公共利益,最终都是为了推进音乐和文化的发展。
但愿AI的发展,能切实帮助音乐市场弹奏出更优美的和弦。
相关工具
相关文章
相关快讯
推荐
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,像呼吸一样简单!
2025-02-19 16:12
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?其实早成了“路边摊生意”!
2025-02-19 10:15
Flux爆火,全网最全面最详细的Flux使用教程!
2025-02-18 14:19
用AI如何创作音乐,实战教学来啦!
2025-02-17 17:23
MidJourney让你秒变绘画大神,从零开始画哪吒!
2025-02-17 14:56
AI应用新境界:让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
2025-02-14 15:45
AI短片革命:当创作遇上智能,人人都能成为导演
2025-02-14 14:53
AI狂潮下的人类职场:是失业危机还是进化契机?
2025-02-13 16:53
开启影视创作新纪元,效率提升 10 倍的神器来了!
2025-02-13 15:11
深度解析DeepSeek:当AI技术照进创作产业的未来
2025-02-12 17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