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中美AI竞速赛跑,我们能否赶上?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4-06-17 10:05:17

在这个AI比爱豆还火的时代,中美科技巨头的较量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新闻的头条,更是我们未来生活的风向标。

想象一下,如果AI是游戏里的超级武器,那么中国和美国就是两个顶级玩家,他们手里的牌,可不仅仅是代码和算法那么简单。你每天刷的手机、用的APP、玩的AI游戏,背后都是AI技术的较量。

有人说,AI时代,差距两年就是差距永远!最近苹果AI、Luma AI、SD3、Suno AI等相继发出大招,让两国间的差距又大了些。

那么这场中美AI竞速赛跑,我们到底能否赶上呢?

为何美国AI能领跑?

说到美国AI,就像是提到NBA的篮球巨星,实力摆在那儿。他们的优势,可不是一星半点儿,咱们得好好分析分析。

先说个数据,美国是全球顶级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来源国。2023年,61个著名的人工智能模型源自美国的机构,远超欧盟的21个和中国的15个。而大模型想要发展,靠什么?靠的是算力,算力是训练大模型的基础!

微信截图_20240614152903.png

事实上,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大模型不是难点,真正卡脖子的是算力。那什么是算力呢?简单来说,算力就是计算机系统或者设备进行计算任务的处理能力和效率,大语言模型的基础是算力、也就是算力越大,训练越多,结果就越好。

比如openAI的Chat-GDP4,它的训练成本大约是2150万美元,使用了8190个英伟达 GPU(Graphics Processing Unit,图形处理器)H100进行了55天的训练。如果想要升级到GDP5,openAI则需要5万张H100显卡,按照一张2.5万美元来计算,也就是125亿美元。

也就是说训练大模型最重要的不是钱,而是GPU,英伟达的GPU H100就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硬通货。据报告显示,截止到2023年12月底,META和微软两家公司分别购买了15万块H100,谷歌、亚马逊、甲骨文以及腾讯以5万块并列第三。百度、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分别购买了3万、2.5万和2万块。

但是,自2023年12月开始,美国政府出台禁令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售高端显卡,中国企业只能购买英伟达专供的H20和A800,性能只有H100的20%左右。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再次被美国卡了脖子。美国企业可以通过堆积显卡的方式,不断升级自己的大模型,而中国企业就只能拿着煤油灯去烧水,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算力上不足。

算力落后这么多,这就像是在赛车比赛中,人家的引擎比你的更强劲!理论来讲,你怎么赶也赶不上!

怪不得,很多专家呼吁一定要重视算力发展!全国政协委员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,只有拥有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,国产大模型才能够在这场AI竞赛中取得先机。他建议抓住大模型发展契机,通过政策鼓励国产化GPU适配国产的算力调度软件,建设自主可控的智算基础。

中国AI算力究竟什么水平?

那么,我们中国AI算力发展,究竟到什么水平了?

在过去几年里,中国在AI算力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。中国政府及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投资于构建超级计算机、云计算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,以提升算力水平。

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,我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202EFlops(每秒浮点运算次数),全球占比约为33%,保持50%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球,其中智能算力增长迅速,增速为85%,在我国算力中的占比超过50%。

 微信截图_20240614152942.png

目前,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一些最快的超级计算机,如“天河”系列和“神威”系列。此外,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在迅速扩张,各大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、腾讯和华为等都在加大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投入。

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,同比增长18%。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相关支出将达到130.3亿美元,预计到2026年会达到267亿美元。截至2022年底,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家,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,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%。

另外,据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的《2024年算力发展趋势洞察报告》显示,未来三年,中国算力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。预计到2026年,中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60 EFLOPS,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%。可以发现,为了满足AI大模型等带来的爆发式算力需求,中国未来算力规模将持续提升。

尽管在全球算力指数排名中,美国位列第一,中国排在第二,但中国在AI服务器支出规模上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全球第一。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AI算力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。所以也有不少专家断言,中国AI实现弯道超车也是极有可能的!

我们能弯道超车吗?

回顾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,我们可以发现,美国企业擅长从无到有的创新,而中国企业则擅长将已有的技术和模式进行规模化应用。因此,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有机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,实现后来居上。

大模型虽然是当前AI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,但并不意味着是AGI的终极目标。大模型自身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和问题有待解决,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还需要在基础理论、认知架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。这为中国追赶和超越美国留下了时间。

微信截图_20240614153131.png

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数据红利也为AI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。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有机会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大规模应用验证,加速AI技术的迭代创新。这种“边学边做”的模式也为中国未来在AI领域超越美国提供了可能。

到了2024年的今天,国内大模型团队如智谱-清华GLM、阿里Qwen、DeepSeek和面壁-清华OpenBMB等,正在通过持续的开源共享,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。包括最近快手出的可灵大模型,不说非常完美,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,咱们国产AI大模型,也不是一个能打大的都没有!

说到底,AI竞争就是教育竞争。雷军曾建议,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培养体系,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并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。

不得不说,这个建议很好。这里补充一点,越是像AI这样的高科技资源越难做到“雨露均沾”,所以不妨建立“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共享平台”,各个学校间共享教学资源,真正做好AI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,如此,我们想要弯道超车,必定不远矣!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22557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AI 科技 大模型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