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GC产品与搜索引擎的关系:文心一言与百度搜索的比较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09-11 02:08:23

背景

今天凌晨国内第一批过审的AIGC(生成式AI)大模型产品陆续上线,百度文心一言再次成为业内焦点,文心一言APP也快速飙升到了AppStore免费榜榜首。自ChatGPT在今年年初爆红后,国内就掀起了大模型、AIGC的军备竞赛。
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失利后,百度从不遮掩对自动驾驶与AI的偏爱,ChatGPT的爆红,更让文心一言成为百度战略的重中之重。在今年的二季度财报中,百度也处处提及文心一言对广告、留存、云等业务的推动作用,颇有文心一言改命百度的意思。

文心一言与百度搜索的比较

从C端来看,用户场景受限,且需要用户有AI对话能力,而这种能力的构建,本身就需要漫长的教育与驯化;从B端来看,企业办公的AI提效诉求并不明显,大多数中国企业依旧是向市场要增量,而不是向效率要增量,因此企业AI化进程也相对缓慢。总的来看,除了在资本市场上的信心提振外,文心一言对当下百度业务的推动作用还十分有限。AI产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在各方面成熟,等到那时候百度或许才能抵达AI商业的收获期,但那个时点其实并没有这么快到来。

我们下面就以文心一言与百度搜索为例。由于文心一言是语言模型,所以用户在使用文心一言过程中,必然是通过互动对话为基础的。这就要求用户具有足够的AI互动能力,简单来说就是写prompt的能力,而这个能力确实是有门槛的。背后的逻辑并不在于用户写prompt的文字技巧有多难,而在于很多大众用户在想法与表达之间存在极高门槛。事实上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并不多,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时还能清晰表达给AI听的人就少之又少。这也是为什么,ChatGPT破圈至今,依旧是很多专业人士、业内人士在使用。

传统的搜索引擎搜索实则是一个低门槛、宽场景产品。用户只需要输入关键词,然后不断翻页寻找即可,既省去了与AI交互时的对话思考,也让信息挑选的主动权交给了用户自己。同时,由于语言大模型本身的技术特性,它在信息检索准确度方面,实际上是不如传统搜索的。这一点相信用过ChatGPT等产品的人都有体会,AI在不少情况下会自我生成一个不存在的答案,并且让那个答案看上去专业合理,这也是为什么AIGC更强调“创作”,而非“确认”。

总的来说,目前看AIGC解决的是创作需求,需要的是效率提升,而搜索引擎解决的是检索需求,需要的是准确度,二者并不是同一种需求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1179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AIGC 文心一言 百度搜索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

相关快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