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体音乐专辑,正在“虚拟化”深瞳商业关注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09-09 02:42:29

实体音乐专辑,正在“虚拟化”深瞳商业关注

随着实体专辑的周边化,音乐分量变轻,趋势向虚拟化发展。数字时代下,实体专辑的使用场景日益缩小,需求整体疲软。偶像经济的模式依然存在,实体专辑被用来“借壳上市”,但这样的需求能否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市场?

一、“实体”专辑,本质却是虚拟化

随着发行方越来越强调专辑的“实体”属性,专辑越来越“重”了,除了《刘艳芬》的三公斤外,刘雨昕的“仿银器外壳”也很有代表性。将观察的时间线放长,实体专辑的虚拟化与歌手的偶像化是密不可分的,实体专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需求,所以被偶像经济用来“借壳上市”。

二、需求整体疲软,逆周期谈何容易

数字时代,随着流媒体对音乐消费构成实质垄断,一张“实体”专辑的使用场景究竟是什么?实体唱片明显接近于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了,使用场景太狭窄了,此类需求和古典香氛、胶片相机一样,属于奢侈品逻辑。实体专辑驱动销售的主要力量绝不是什么“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完整表达”,而是饭圈溢出的消费能力亟需一个蓄水池。

三、接受与粉丝共同成长,但警惕“去专业化”

歌手“卖情怀”并不是值得批评的事情,因为内容生产者这是复合身份中的一部分,艺人是个IP,先进的经营理念就是要他们与粉丝一同成长,拥有共同记忆,因此在“专辑”这件商品中,必然会有一部分“情怀”存在。但与此同时,偶像或者说流量爱豆的“反专业化”本质,也一定会对内容产业造成伤害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1084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实体专辑 虚拟化 音乐产业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