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数字人:数字化时代下的双刃剑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08-30 22:17:30

在常见的招聘软件上搜索带货主播职位,会发现一部分薪资已经悄无声息地落回了四位数。直播间依旧火热,动辄百亿销售额、上亿人次观看量的情势并没有发生变化,但主播的薪资却回落了。

一个24小时不休息,面容姣好,口条顺,业务精,工资还远低于真人主播的劳动力逐渐成为一些小商家的心头好。水温的变化,在22年8月就已经开始。这期间,乐华娱乐的CEO杜华制作了自己的数字人分身“华华子”在抖音直播带货,演员任泉也发布了自己的数字人视频与抖音的观众分享,淘宝、抖音、视频号也崛起了一批质量参差不齐的带货主播与个人IP账号。

数字人的技术逐渐成熟并普及,首先在电商领域造成冲击,二流带货主播,一夜失业。当AIGC风潮进一步助推直播市场热潮,互联网巨头也相继推出数字人服务,中小商家选择数字人主播以降低成本,似乎风景一变。但在鱼龙混杂的时代里,一切现象都仍需观察。

“每一家直播带货都需要一个数字人”不仅是各大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,在微信视频号,在政务大厅,都有数字人的存在。直播前期投入大,风险高,一些有带货需求的小商家就会转向虚拟数字人。对于小商家而言,考虑虚拟数字人的原因首先是优秀的主播数量少,稳定性欠缺。在直播火热的时候,一个形象气质俱佳、专业能力过硬的主播常常被挖来挖去,既拉高了行业的薪资预期,也让直播的稳定性受到影响。其次,实地直播成本高,曝光效率低。小商家知名度低、商单少,就更加需要通过更长的直播时间增加曝光,有时需要做到24小时全天直播。然而整个运营团队跟着主播三班倒,全天候运营难度大不说,直播场地、摄影灯光设备、场控、直播助理、后端、客服、化妆师也样样要钱,而且也并不保证时时刻刻都有人看。闲时流量转化率低,但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。选择虚拟数字人,商家们算的是一笔经济账。

对于希望快速提高个人IP知名度的个人,多平台、注册多个账号、高频率更新视频是一大实现途径。但传统短视频的制作过程常常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。从准备素材、起草文案,到规划分镜并添加视觉与音效元素,再到反复调整直至达到最佳效果,一个简单视频的制作往往需要耗费良久,如若要保证每日更新,拍摄素材量也需要跟上。即使拍摄团队都就位,本人也可能琐事缠身,分身乏术。虚拟数字人也提供了连轴转之外的选择。一旦根据本人的视频克隆出自己的数字人分身,生成数字人的视频几乎就是点点鼠标的事情。通过书写简短的文字或语音内容,即可驱动数字人进行口头表达。一些视频号、抖音博主利用数字人打造个人IP矩阵,能够实现短时间的大量曝光,更有甚者有“一夜爆红”的案例。于政府、银行、网络运营商,数字人也有发挥作用的空间。消费和出行复苏后,文旅部门于旅行公司一起宣传景区,介绍当地特色衣食住行,快速输出短视频内容,数字人也能助力政府部门降本增效。

AI数字人产业繁荣的同时,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。首先是版权归属问题。数字人的生成通常依赖于真人提供的图像、声音和动作数据。一旦数字人生成后,可能会引发有关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争议。谁拥有生成数字人所需的原始数据的权利?谁有权决定数字人的使用和分发?这些问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知识产权争议。

其次是真伪难辨的问题。尽管在直播过程中,数字人可以点对点欢迎、感谢活跃用户、感谢刷礼物用户,甚至普遍性地能根据预设关键词自动回复,在短时间内难辨真假,但与真人相比,它们的交互性仍显不足。人们甚至会感觉这种“像真人却不真实”的效果,产生所谓的「恐怖谷效应」。数字人的逼真外表和语音可能让人难以分辨真伪。

此外,消费者并不完全买账。数字人可以根据预设的文案自动生成内容,有可能被用来传播虚假信息、造谣传谣或进行欺骗。数字人的质量和逼真程度通常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数据采集、模型训练和优化,从而能够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人。相比之下,小型公司或团队可能受限于资源,也会导致数字人的质量较低。数字人是一把双刃剑,需谨慎使用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0622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数字人 AI 直播带货 虚拟主播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

相关快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