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模型创业者的挑战与机遇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3-12-04 16:08:28

背景

去年末,搜狗原CEO王小川只是体验了几次ChatGPT,就确信“AGI已经来了”。后来在创业者社区的一次线上交流会上,当几位AI领域的创业者仅从功能上定义ChatGPT的进步时,王小川又明确表态“大家把这件事想小了。”坚信ChatGPT能颠覆世界的,不止王小川一人。

“这并不是上一代的AI技术”,多位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在接受Tech星球采访时,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一观点。商业历史上,ChatGPT引爆这一波创业潮之前,上一轮由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革命,在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后,已经慢慢趋于平静。曾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AI四小龙:商汤、云从、旷视、依图,由于长期亏损、造血能力不足,已由资本的宠儿沦落为一个个饱受质疑的项目,这导致市场对AI一度袪魅。所以,当ChatGPT再一次掀起创业潮时,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创业者都会听到更多来自外界的质疑:你这个能落地吗?到底有什么用?别又是骗投资的......

一位大模型应用创业者对Tech星球说:“实在太多了,这种声音。”相比此前的创业环境,如今的市场、投资人更加现实,他们在看到技术创新的同时,还要看到项目背后的商业空间。“我们不否认技术革命,但在商业的世界里,技术最终的使命是落地并带来商业价值”,某上市公司CTO说。

机遇

严苛的创业环境,似乎并未击退创业者们的热情,依旧有无数的创业者选择去追赶这一轮风口:他们中,有人从美国辞职回到国内,有人在上学时就展开了研究,还有曾经成功过的创业者……光子之城创始人李凌飞说,上一波AI潮没有爆,是因为那是一个定制技术,而大模型是通用技术,且这样的通用技术在商业化上带来的边际成本会更低,这其实也是新一轮创业者们所坚信的。只是,他们同样深知,想要在这个环境下抓住机会,也不那么容易。

挑战

做大模型底座,不是创业者的游戏。在他们看来,巨头在算力、资金,甚至数据上都更有优势,也具备高度成熟的商业变现体系,去和巨头公司“卷”大模型底座并不明智。一位投资人也向Tech星球表示,创业公司资源有限,在产业链上做垂直各个领域的应用,才是属于他们的主战场。不过,由于经历和经验上的差异,每个创业者在垂直应用上看到的产品路线也各不相同。

一个数据印证了大模型底座创业市场的拥挤。截至目前,国内市场也已发布了约200个大模型,超20个大模型获得审批。百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一次论坛中提到,当下200多家大模型的调用量加起来不如文心大模型一家的调用量多。这是值得警惕的信号,也许未来市场的大模型供应商们,很快就会直面高昂的成本和收入失衡的难题。

在他们看来,一个具备爆火潜力的大模型应用首先要有趣。“就像微信,曾因摇一摇破圈。”而且对于用户而言,它一定要是一个有用的生产力工具,基于此才会产生付费的逻辑。

落地与商业化

在李凌飞所组建的核心创始团队中,有分别来自Facebook、硬件公司的算法工程师,也有来自红圈所的专业法律人士。最早决定产品方向之前,李凌飞和团队就选择与法律人士共建:基于目标用户的核心且实用的需求去打磨产品。影眸科技同样如此,在产品推出的同时,张启煊和团队就收获了第一个客户Unity,并在和客户的共创中,去不断完善产品。直接的商业模式,让他们在客户的选择上更为自由。

就像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所说的那样,在中国做AI创业,必须考虑在什么场景下可以实现落地,并且第一天就要可以赚钱。无论是张启煊,还是李凌飞,他们都意识到了同样的道理。当投资人们对项目的筛选更为严苛时,大模型时代的创业者们也对融资有了新的看法。在创业之初,投资圈的朋友告诉李凌飞,如果能够拿自己的钱和持续的收入运转,就先不要考虑融资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21979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大模型 创业 AI 商业化 落地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

相关快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