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知榜官方账号
2023-10-11 18:14:39
近年来,不法分子不断创新诈骗手段,让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,个人财产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。10月7日,“双节”后的第一天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(即国家金融监管总局)发布了题为《识破诈骗伎俩,保护家庭财产》的风险提示。
此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公布的三起新骗局中,“AI换脸”金融骗局及其骗局备受关注。据介绍,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,通过计算机算法模拟合成受害人亲属、领导、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、面孔和声音,冒充上述人员的身份实施诈骗。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,他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,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、虚拟投资理财、账单返利等诈骗信息,并利用视频通话、语音轰诈等手段,进一步降低受害人的利益。受害者常常发现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。一旦他们接受了骗子的伎俩,完成了转账,对方就没有任何消息了。
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特别提醒,这种“看到”并不真实。无独有偶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7月份也就其发现的“AI换脸”、“AI变声”金融诈骗案件发出专项风险提示。对此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也向金融消费者指出,“通过视频通话看到的、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”。随着AI深度合成技术的成熟,AI深度合成产品和服务爆发式涌现,“AI换脸”、“AI变声”等多个行业蓬勃发展。这种新型网络诈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其他人的面孔和声音,创建逼真的合成图像。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,门槛显著降低,识别难度加大。往往会让消费者放松警惕。在短时间内,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表示,“AI换脸”、“AI变声”合成视频、音频实施诈骗,属于利用新技术的诈骗行为。它们与传统诈骗本质上是一样的,防范手段也千变万化。具体来说,“多方验证、身份确认”、“保护(个人)信息、拒绝诱惑”、“相互提醒、联防联动”成为当前主要的个人防范方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从多方核实、身份确认的角度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厦门监管局进一步提醒金融消费者——包括转账汇款、提供个人信息、提供短信验证码等涉及的请求。重要决定或敏感信息与某人联系时,应保持高度警惕,通过主动改变电话、视频提问等渠道,多次确认对方身份。
相关工具
相关文章
相关快讯
推荐
300美元的AI男友来了!马斯克的情感生意从女友做到男友
2025-08-01 17:56
Agent智能体:2025年企业新员工,月薪仅需一度电?
2025-07-30 17:49
国产GLM-4.5把AI价格打到地板价,实测强到离谱!
2025-07-30 09:08
用AI批量生成治愈系漫画,月入2000+
2025-07-29 09:59
千亿市场规模背后,AI短剧商业化迎来爆发期?
2025-07-17 09:19
15个作品涨粉26万!AI历史账号又出王炸案例!
2025-07-09 09:37
亲测真香!这6个AI工具让工作效率翻倍,同事追着问链接
2025-06-17 16:21
FLUX.1 Kontext 一出,AI生图领域 “地震” 了!
2025-06-06 15:38
用Deepseek写AI绘图提示词,像呼吸一样简单!
2025-02-19 16:12
你以为AI绘画是黑科技?其实早成了“路边摊生意”!
2025-02-19 10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