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管升级!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

新知榜官方账号

2021-06-16 14:22:10

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,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,监管部门持续出重拳整治。

6月15日,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,这标志着校外培训行业进入了国家专属监管机构直接管理的时代。

据教育部官网资料显示,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职责是:

承担面向中小学生(含幼儿园儿童)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,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,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;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(含线上线下)机构设置、培训内容、培训时间、人员资质、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,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,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;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;及时反映和处理校外教育培训重大问题。

图片1.png 

 

对此,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,监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一直存在一个难点,就是由于缺专门的监管力量,导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措施难以落地。要加强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,尤其是实行到位的过程性监管,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。

熊丙奇认为,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,不是简单地关停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而是把校外教育培训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,对其加以规范,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到其本身的功能定位,为受教育者提供差异化教育培训选择。

其实,在今年年初,教育部即明确了大力度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方向,随即开启了大规模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行动。

5月21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提出,“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,坚持从严治理,对存在不符合资质、管理混乱、借机敛财、虚假宣传、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,要严肃查处。”

此外,会议还提出“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,加强预收费监管,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,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”。

6月1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对新东方、学而思、思考乐等15家培训机构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行为的处罚情况,上述机构全部被顶格处罚、从重处罚,合计罚款3650万元。

此次重点检查发现,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是“虚构、夸大、诱导”。

一是虚假宣传多样化、普遍化。主要包括虚构教师资质、虚构执教履历、夸大培训效果、夸大机构实力、编造用户评价等类型。比如,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“超过85%的老师来自985、211大学”,事实上来自985、211大学的仅有18人,占比不到15%。新东方“名师风采”栏103名教师中,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,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.8%。

二是价格欺诈行为问题突出。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。比如,邦德在其公众号标示“2节试听课+期末高分秘籍,原价430元,现价仅12元”,事实上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“双12”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,其所谓的“原价”此前从未销售过。纳思书院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时宣称“钜惠双十二,五折抢好课!”,事实上该课程从未按五折销售过。

三是“诱导”的具体表现,如有些课程原价几百元甚至几千元,但实际售价仅为1元,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、有依据。这些“优惠折价”看似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,实际上是通过划线价和实际售价间的巨大利差,诱导大批家长去买单。

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后,多家培训机构迅速反应,纷纷表示接受监管处罚,将全面整改。

而此次教育部成立专属监管部门更引起外界普遍关注和期待。

熊丙奇分析,此次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,传递出彻底解决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难的决心。新成立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部门面临两大关键任务,一是确定科学、合理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准入门槛,二是切实建立教育备案审查制,确保所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有合法的资质,进行合法、规范的经营。

而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运营?熊丙奇认为,主要包含三个层次:

一是坚定取缔没有合法资质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确保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均有合法的资质。这要求确定科学、合理的准入门槛,如果准入门槛设置过高,一些机构无法获得合法资质(办学许可证与营业执照),就会选择进行地下经营,由此游离在监管之外,制造教育乱象,侵犯教育培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
二是监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合法经营,不能虚假宣传、包装名师、违规收费,进行焦虑营销,刺激应试竞争。这要求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过程性监管,建立教育备案审查制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采取预付款模式,即先缴费,再上课。对于预付款经营模式,合适的监管办法就是进行备案审查。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要向监管部门备案培训项目、内容、师资、收费情况,监管部门要对备案内容进行审核,因为如果不了解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过程,就很难及时发现包装名师、违规收费等问题。我国之前就曾提出,要对在线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备案审查,然而,教育备案审查并未落地,并且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,采取事后监管方式,在出事后才启动调查、处理。

“这是因为实施教育备案审查,需要大量的监管力量投入,然而,各地教育部门负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的专门人员很少。虽然为治理校外教育培训乱象,各地都探索建立校外教育培训工作联席制度,要求多部门合作,但具体落实中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。比如对于没有合法资质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,工商部门认为不该自己管,这应该由教育部门管,教育部门也不管,认为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。随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成立,各地教育部门会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,强化监管力量。”

三是明确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可开展的培训范围,禁止超前教育、提前教育。这要求尊重孩子成长规律,明确各阶段应该给孩子进行的教育。比如,我国已经明确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,那么,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,就要监督早教培训机构,不得开展面向幼儿的学科知识培训,要明确界定哪些内容属于学科知识培训,防止早教培训机构打擦边球,变相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。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,也要推进放管服改革,监管部门要依法进行监管,并尊重市场规律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。

同时,熊丙奇表示,对于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所能起到的作用,也要有理性的期待。监管主要解决的是培训机构违规经营,刺激教育焦虑等培训乱象,要治理校外教育培训热,则需要引导家长对教育培训的需求。对于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来说,要准确了解学生(学生家长)的培训需求,切实起到给学生减负的作用,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,如怎样提高学校教育质量,强化学校和社区责任,完善课后服务与社区小课堂建设,以及改革教育评价体系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,不但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发展空间,也可以让校外教育培训更加多元化、个性化,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的差异化选择,而非当前的学科知识教育同质化竞争。

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xinzhibang.net/article_detail-1163.html

寻求报道,请 点击这里 微信扫码咨询

关键词

教育 校外教育 培训监管

分享至微信: 微信扫码阅读

相关工具

相关文章